左翼們正在通過選舉襲擊金融體系和經濟秩序,其中,銀行最怕的是擠兌,而這一切正在希臘發(fā)生。金融時報稱,在希臘銀行業(yè)出現擠兌苗頭之際,歐洲央行已停止向部分希臘銀行提供廉價貸款。歐元區(qū)或許正為希臘退出做準備,但恐怕很少人明白希臘銀行業(yè)崩盤會給歐洲央行帶來的沖擊。
為什么希臘會變的如此糟糕,主要原因是民眾反對緊縮政策,而這一政策又是希臘獲得歐盟以及其他救助者的先決條件。如果希臘撕毀協議,帶來的損失極大。有分析稱,希臘組閣談判破裂,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可能性大增。對于希臘的債主來說,希臘如果脫離歐元區(qū),直接損失將高達4000億歐元,間接損失可能超過1萬億歐元。受此影響,歐美股市近期普遍大跌,金價、油價跌至年內低點,歐元匯率刷新4個月來新低。
既然希臘是世界的定時炸彈,遲早會爆炸的。國際市場對此的反映其實并未過度,因為希臘只是全球矛盾的一個導火索,這個導火索很可能引燃全球性危機的火藥。在金融覆蓋全球的時代,流動性稱王稱霸世界,流動性引起的風險最為引人注目,因此,安全是最重要的保障,失去了安全,無論多么精致的金融設計都是虛上加虛的烏托邦。技術的進步又加速了風險的擴散,一個突尼斯的小販死亡,竟然成為阿拉伯世界的拐點,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希臘的崩潰,同樣可能將世界經濟推向絕望的深淵。
現代貨幣本身就是信用貨幣,一旦信用不再,甚至受到些許的質疑,都會引發(fā)金融體系的大地震。而信用貨幣又是經濟和金融的血液,一旦血液得了癌癥,經濟休克可能也為時不遠。但更值得玩味的是,一旦金融和民主結合起來,就會發(fā)生奇詭的現代景象:鈔票與選票互相兌換,互相吹捧,繁榮時彈冠相慶,直至崩潰。
古代民主發(fā)源于希臘,希臘人有民主的傳統。但是,別忘記,古希臘的民主是建立在對奴隸的盤剝之上。如今希臘人可以用選票來選出給自己更多福利的政客,問題是,政府本身也不會生產福利,他們只能從百姓口袋中拿出來分配福利,或者靠借債來維持高福利,但借債總是要還的。民主吊詭是,為了獲得選民投票,政客們總是拿著高福利來誘導民眾,而上臺之后,又解決不了債臺高筑的問題,隨之封官許愿破滅而下臺,如此循環(huán),民主最后淪為借債與還債游戲。民眾用選票兌換政客的鈔票,政客用許愿的鈔票來兌換民眾手中的選票。問題是,在金融時代,借債雖然更容易,但是,其一旦破產,就不是一個國內問題了。所以,凱恩斯當時是沒料到會超發(fā)鈔票來還債、會借債不還而破產、會受制于一個周期一個周期的民主選舉。政治和經濟聯系在現時代更為緊密,所以,現代經濟問題仍然政治經濟學的不同版本。當年希特勒就是通過封官許愿和高福利誘惑德國民眾的,一旦這種封官許愿和福利超過了本國物產支持,對外擴張來維護這種“信任”就是必須的了。
現代的希臘人對本國政治精英階層以及柏林和布魯塞爾的指手劃腳厭惡至極,以至于現在看來他們將在6月17日的第二次選舉中,給予那些有意撕毀3月達成的“貸款換緊縮”計劃的政黨更大支持。由希臘政治地震引發(fā)的金融地震,震昏了歐洲的腦袋,同時也會震暈全球政治家們心智
歐元成立之初,實際上已經預設了其存在更大危險,一個非主權國家的信用貨幣,需要更大的成本才能阻止其崩潰,因為一旦其崩潰,其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如果歐元崩潰,可能是現代版本紙幣從繁榮到崩潰的慘象來到人間。英國首相卡梅倫警告說,如果歐元區(qū)17個成員國無法迅速走向財政和政治同盟,歐洲單一貨幣可能以“給每個人帶來巨大風險”的方式瓦解。事實上,現在歐洲政治風云也在悄悄轉換,希臘這次左翼反對緊縮運動給世界一個很大沖擊,而法國社會黨領袖奧朗德贏得總統選舉贏得勝利,左翼開始執(zhí)政歐洲核心國家法國。這個整個世界一個明顯的信號,在危機時刻,雖然緊縮政策是理智的,但是寬松顯然更能贏得左翼們的支持。如此,左翼之風可能席卷歐洲,甚至連堅持緊縮政策的德國之風都可能改變。經濟與政治一根相連,特別是在全球沖突風險正在急劇升溫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到底走向何方,真得已經不是經濟因素能夠決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