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擋案:
出生年月:1967年
籍貫:浙江
畢業(yè)院校:復旦大學
所轄企業(yè):復星集團(復星醫(yī)藥、復地)
人大了,面臨的機會和誘惑就多,選擇也就多了。尤其是像郭廣昌這樣的"大"人。對復星這樣的企業(yè)來說,他的每一個選擇都在考驗著他的睿智和創(chuàng)造力。這些選擇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說都至關重要。在重要的關口,幾乎每次選擇,對郭廣昌的人生軌跡來說都是一個轉折點。
第一個轉折點
初中畢業(yè):放棄中師改讀高中
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大學畢業(yè)前的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上都是被確定了的:小學-中學-大學。
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的人生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
可是對于郭廣昌來說,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就出現(xiàn)在中學時代。
郭廣昌出生在浙江東陽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人杰地靈的東陽,在經濟上還是比較落后的。像大多數(shù)的農家父母一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日跳出"農門",因此父母讓他報考了師范。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農門",就這樣,成績優(yōu)異的郭廣昌報考了師范。
拿到中師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決書。難道這輩子就呆在東陽做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嗎?自己的大學夢呢?東陽中學走出了那么多大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是一個中師生嗎?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郭做出了第一個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決定--放棄中師,改讀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幾斤米上了東陽中學。高中3年,靠著每星期回家背幾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過來。
正是過早地擔受人生的風雨和苦難,使得郭廣昌能夠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處變不驚,臨危不懼。
今天的郭廣昌,已經很少向人提及這段往事了,可是他自己知道,那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抉擇。
這個看似很小的決定,幾乎影響了郭廣昌的一生。正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他后來的上大學的機會,他的眼界也由此而更加開闊,這為他以后在資本和產業(yè)這條路上一路飛奔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二個轉折點
1992年:受* 南巡講話影響,放棄出國改而"下海"
郭廣昌實現(xiàn)了他的大學夢。從東陽到上海,郭廣昌發(fā)現(xiàn)了一片比東陽更為廣闊的天地。在大學期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接觸社會上。
大學期間,郭廣昌做了兩件令他的同學津津樂道的事:第一件是在1987年暑期,他一個人不聲不響地騎自行車沿大運河考察到了北京;第二件是在1988年暑假,他組織十幾個同學搞了個"黃金海岸3000里"活動,騎車沿?疾欤搅撕D。
這兩件事無疑幫助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會、認識了自己,更直接的結果是使他畢業(yè)時被留在了校團委。
在學校團委,他工作出色。但年輕的心使他渴望看到更廣闊的天空,他想出國留學,并為此積極準備,先后通過了TOFEL和GRE考試,而且還向親戚借好了出國所需的資金。
如果命運不發(fā)生轉折,他也許出國做了一名留學生。
1992年發(fā)生的一件事情改變了他人生的這一軌跡。這件事就是* 南巡。
* 在南巡中擲地有聲的話,深深地打動了郭廣昌的心。一個年事已高的老人熱情洋溢的講話,讓25歲的郭廣昌熱血沸騰。
上海,也因這位老人的講話而成了投資和創(chuàng)業(yè)的熱土。在國內也可以大有作為!何必一定要到國外去呢?
經過權衡和思考,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的念頭,而是決定辭職,自己去闖蕩一番事業(yè),決定在上海的熱土中根植自己的理想。
事實證明,郭廣昌的選擇是正確的。
也就是在那一年,25歲的郭廣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和同校4位同學湊足人民幣10萬元,辦起了當時還相當少見的信息咨詢和調查專業(yè)公司。機緣和努力讓他在25歲那年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第三個轉折點
創(chuàng)業(yè)之后,實施人才戰(zhàn)略
此后的郭廣昌,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謂一帆風順。
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商界名聲漸大。
做大了的郭廣昌,對名利看得更加淡薄,對外界也保持著一貫的低調。
因為他知道,更大危機往往潛伏于順利之時,這種"危機"就是暗藏于想做大企業(yè)過程中的不可預知的風險。
這是一種在外人很難領略到的"高處不勝寒"的心境。
因此,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反而成了一種風險。
如何來度過這種風險也是人生的一大選擇。
郭廣昌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選擇了"人才戰(zhàn)略"來度過這個"危機"。
早在創(chuàng)業(yè)初始,郭廣昌就深刻認識到企業(yè)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愿望,是培養(yǎng)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yè)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團隊。"郭廣昌不只一次地說這番話。
在人才引進和培養(yǎng)上,郭廣昌深化"以發(fā)展吸引人、以事業(yè)凝聚人、以工作培養(yǎng)人、以業(yè)績考核人"的用人觀念。
事實證明,"人才戰(zhàn)略"是郭廣昌最為明智的選擇。
在郭看來,他的選擇很多,轉折點也很多,但是這三點,對他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郭廣昌信奉的理念:
◆企業(yè)的發(fā)展像一條河,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我們每一個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無論是在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匯入的位置。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愿望,是培養(yǎng)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yè)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