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香港同胞、恒豐城建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嚴鋒先生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理想使一個人微笑地觀察著生活,理想使一個人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流沙河
在美麗的西枝江畔,在橋東新南路31號黃金地段,傲然聳立著一座高樓。它猶如鶴立雞群,散發(fā)無窮魅力;它設計新穎獨特,結構流暢大方,色調溫馨典雅;十多條公交線路穿梭門前,車水馬龍,交通十分便利;與理想的休閑之地濱江公園僅一江之隔,與繁華的下埔區(qū)隔江相望;戶型多樣,面積從83平方米到139平方米不等,以此適應不同的業(yè)主需要;大廈戶戶朝南,戶戶望江佳景,視野開闊,270度優(yōu)美江景一覽無遺,盡收眼底;配套設施齊全;距華僑中學,東坡幼兒園僅百步之遙,銀行、醫(yī)院、美食城應有盡有。這是理想的置業(yè)之地,是天然的休閑之處。
高樓名曰恒展大廈,投資者乃香港同胞、恒豐城建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嚴鋒先生。
八月金秋的一天,我們約訪了嚴鋒董事長。
嚴董是一位開朗、睿智的公司領導人。雖然已經60多歲了,但在他的身上絲毫看不到服老的跡象:滄桑的歲月雖然在他額頭留下了痕跡,但他的雙目充滿深邃的智慧。他的目光平和,慈祥。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嚴董的眼里,我們看到了他那執(zhí)著抗爭的意志和真誠取信的靈魂。直覺告訴筆者:這是一位志存高遠、歷盡滄桑,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的長者,是靠打拚創(chuàng)造偉業(yè),靠誠信與德行鑄造人生豐碑的智慧老人。
嚴董很健談,在與我們交談中,引經據典,機智幽默,給人強大的說服力與信服力。他思維縝密,邏輯性強,仿佛正當壯年。從嚴董身上,筆者真正感受到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含義。
當筆者問及他的人生經歷時,嚴董的笑容斂住了,神態(tài)隨之凝重起來,似乎隱藏著一段難以言及的痛苦回憶。引起嚴董的不快,筆者心中甚為不安。嚴董似有所察,隨即淡然一笑,他那鮮為人知的人生經歷有如驚濤駭浪般地向筆者襲來。
生死之渡
漆黑,大海一片漆黑。
堅持!我一定要堅持!
嚴鋒在漆黑的大海中拚命的前進。此時,他已經筋疲力盡,心衰力竭,感到身上的力氣在一點一點的消失,手臂與雙腿慢慢的變得麻木,覺得好沉好沉。他真想停下來好好的休息一下,想吃點東西,哪怕是一包方便面也好。他已經在海水整整游了七個小時,渡過了驚心動魄的七個小時。身上,已被鯊魚咬得遍體鱗傷,幸好他比較機靈,否則,早成為鯊魚口中的美餐。同時,他還要躲避那些比鯊魚更可怕的水警。絕對不能被水警抓到,否則其下場比落入鯊魚之口更慘。但是,他能停下來嗎?可怕的往事從來嚴鋒眼前浮現出來。
嚴鋒的年齡比共和國的年齡整整大了十歲,共和國所經受的艱難困苦嚴鋒都經受過。甚至有過而無不及。1939年,嚴鋒出生于惠州水口一個農民家庭,在水口源塘讀完小學后到惠州讀中學,在惠州一中學習了三年。高中畢業(yè)后,品學皆優(yōu)的嚴鋒想去考大學,這時,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當時正值土地改革,因家有幾畝薄田,一生忠厚老實的父母因此被戴上了“帽子”,田土全部被分走。由此,家中一無所有,嚴鋒只好去考師范學校。1953年,嚴鋒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惠州師范學校(即現在的惠州大學)。1956年畢業(yè)后,分配到惠東平海教書,走上教壇而成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時候學校的教師大部分都是民辦老師,象嚴鋒這樣從學校畢業(yè)出來的正試教師少得可憐。因此嚴鋒在學校教的科目最多,幾乎各科都教,成了一個全能教師。在平海教了三年書,到1959年,又因工作的需要而調往潼湖。
生活,總是喜歡捉弄善良的人們。1962年,愛惜飛蛾罩燈,走路尚惜螻蟻命的老父親卻被莫名其妙地抓去勞改,善良、柔弱的母親亦被逼身亡。巨大的打擊,把正躊躕滿志的嚴鋒擊昏了:專為學子們傳授新知、為他們解惑釋疑的嚴鋒卻為自已的遭遇而迷惑,窮盡他的思維,用盡他的學識,也無法解釋這荒唐的時代所發(fā)生的荒唐事。他覺得生活十分迷茫,人生失去了意義,前程一片黑暗。對自已的職業(yè)也產生了懷疑。于是,嚴鋒摔下教鞭,憤然離去,到了一個工地上去做打石頭的苦工。既然精神上的痛苦無從解脫,那就讓肉體承受折磨吧。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成就大事者,必先經受一番精神或肉體的痛苦和磨練,方能成就千秋偉業(yè)。嚴鋒注定是要做大事的人,他的處境正暗合了古人的描述。
勞動,能培養(yǎng)人們堅強的意志,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精神。在艱苦的勞動中,嚴鋒暫時忘卻了精神上的痛苦,雖然工作很辛苦,勞累一天也只能換取二三元錢的報酬,但他的心暫時滿足了。此時的他,除了一日三餐外,已是無所無求。哀,莫過于心死,心已死,求之又何用?慶幸的是,勞動不僅賜給了嚴鋒堅強的體魄及堅強的意志力,更使他學會了忍耐,磨練了他的性情。這些都是難得的寶貴財富。然面,這樣的“好日子”對青年嚴鋒來說,只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1967年,另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文化大革命鋪天蓋地而來。“地主、富農的兒子”,“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狗嵬子”等帽子扣到了他的頭上,生活,徹底的絕望;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求生的欲望在嚴鋒的心中升起。于是,有了四次偷渡香港,四次被抓回的經歷。現在,是第五次了。
燈光!燈光出現了。香港!香港那座美麗而繁華的城市,內地人們眼中的天堂出面在嚴鋒的視線內。馬上就可以脫離苦海而達到幸福的彼岸。嚴鋒的心激動起來,身上也徒然增添了無窮的力量。這時,嚴鋒怎么也沒有想到,一艘警輪已經悄然駛到了他的身后。嚴峰第五次被抓。幸運的是,這次是被香港水警所抓。水警把他帶到了香港,也許是嚴鋒“為了活下來”而逃港的理由以及他在內地種種不幸的遭遇感動了水警,沒有把他遣送回內地。嚴鋒終于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然而,香港真的是天堂嗎?
香港公務員
四處在武斗、天天有暴動,工人罷工、學生罷課,交通癱瘓、道路阻塞,有錢人都往外逃。這,就是當年的香港,內地人眼中所謂的“天堂”。
嚴鋒到香港后好長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后來在一個上海人開的飯店里找到了一份差事:幫飯店做些做飯送飯之類的事情,一個月可拿二百多元錢的薪金。這雖然是一份好差事,但沒有前途,也沒有意義。因此,嚴鋒在旅店沒做幾個月,就辭工了,后來,他在報紙上看到招聘政府公務員,嚴鋒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前去報考。由于他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故去應聘的時候,他的成績在筆試中名列前茅,在面試時獨領風騷,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如愿以償地當上了香港公務員。
能夠做上香港公務員,能夠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們。這對于從大陸偷渡過來的嚴鋒來說,是十分的幸運、十分的幸福。生活,對他露出了笑臉;前程,充滿了希望。
古往今來,大凡胸懷大志者,無不是修身齊家治國之人。但嚴鋒的家卻因荒唐的時代而被弄得支離破碎:母親被逼含冤而逝,妻子在搞基建時因墻倒塌被軋而亡。家中,只有勞改釋放的老父親及兩個幼小的孩子。他們,是多么的需要他這個家庭的頂梁柱啊!然而,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回。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土地上的嚴鋒悲痛欲絕,欲哭無淚。特別是每到夜深人靜時,那思鄉(xiāng)之苦,念親之情就會吞噬他的內心,占據他的大腦,盤繞他的夢中,揮之不去,趕之不走。故鄉(xiāng)!親人......!不能在堂前盡孝,不能在家給予兒女們父愛,嚴鋒唯有拚命的工作。
當時嚴鋒的公務員工作相當于一個文員,做些抄抄寫寫、登記整理之類的工作。工作時間不長,一天只做四個小時,工資每月300多元。為了能多賺一點錢寄回老家給父親及孩子們。能吃苦耐勞,勤奮肯干的嚴鋒在做公務員的同時,又到一個塑料廠找了一份開機器做塑料的苦工,一個月工資400多元。二份工資加起來,每個月都可拿到800多元。除了自已的生活費外,嚴鋒把這些錢全部寄回了老家。
對平民百姓來說,公務員是一種理想的職業(yè)。既受人尊敬,又有穩(wěn)定的收入,還有著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嚴鋒則不然,他用那前瞻性的眼光預見了自已的前途。他的理想已經不再是溫飽,不再是安定,他要做更大的事業(yè),更為更多的人們服務。在公務員這個位置上,他的才智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他的潛質不能很好的挖掘。雖然環(huán)境很優(yōu)越,但是他覺得如果不能征服這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就將被這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同化與征服,最終淪為環(huán)境的奴隸。那時,他就絕對不會再去創(chuàng)造。如果一個人整個青春的奮斗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就只為爭取一個令人羨慕的環(huán)境,一個人少小志大意志堅挺奮斗拼打踏平坎坷換來的就是一種功垂怠惰滿足現狀慵懶平庸,那么這個人又何必去奢談青春奮斗?嚴鋒是一種永遠不滿足現狀、永遠抗拒自已命運、永遠創(chuàng)造新奇與成功的人。
做了二年公務員之后,嚴鋒毅然向上司提出了辭呈。上司見狀,覺得不可思議,自然是極力挽留。然而嚴鋒去意已定,上司也無計可施,最后說:“如果你到外面找不到工作,可隨時回來,我們歡迎你。”依嚴鋒的性格,他是那么容易回來的嗎?況且,好馬不吃回頭草。憑他的吃苦耐勞,憑他的見多識廣,憑他的智慧與勤勞的雙手,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工作,都可以賺到飯吃。沒多久,嚴鋒又成了建筑行業(yè)驕子,在一個嶄新的領域里,又撐起了一片艷陽天。
建筑行業(yè)驕子
一個杰出的人才,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都能夠做得十分的優(yōu)秀。因為他們善于拚搏,勤于思考,隨時都有一股闖勁,一股鉆勁;他們喜歡挑戰(zhàn),樂于奮斗;遇到不懂的事物,他們會窮其心智去究根問底,去學習。他們的人生因此而熠熠生輝。
嚴鋒辭去公務員一職后,決定從最底層做起,再次嘗試自已的能力,不久,進了一家建筑公司作普通工作。混凝土、泥水工、木板工等凡是建筑公司的工作,嚴鋒都嘗試過,都做過。不過,他與普通工人不同的是:公司下班之后,同事們都在摔撲克、玩麻將、侃大山、逛馬路,他卻到處找書看、查資料、做計算;在工作中,他也比同事多一個心眼,多一份熱情。他能吃苦,耐得勞,喜歡問,勤于學,尊重人,脾氣好。工地的師傅們都很喜歡他,經常在一些技術方面指點他,提醒他,教他。
有一天,嚴鋒神秘地出現在他的師傅們面前,對他們說:“我包了一項工程,請你們幫我?guī)巳プ,去管理,工資比這里每天多出五元。”師傅們當他是開玩笑,不相信:“你這小子怎么能拿到工程?做夢吧!”但是,他們記起了嚴鋒從來沒有騙過人,從來沒有說過謊話,這才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
原來,嚴鋒在建筑公司做工的同時,已經悄悄地學會了所有的技術,他去找過寫字樓公司,用他的專業(yè)技術征服了寫字樓公司的人員;用他的熱情幫寫字樓公司計算、解釋了大量的施工圖紙。公司的領導為他的誠心、為他的實在而感動,開始給他介紹業(yè)務,拿來一些工程給他做。
此后,由于嚴鋒的投標書價格低,做好的工程質量好,找他做工程的人越來越多。到了1976年,嚴鋒的知名度不斷提升,逐漸成為建筑行業(yè)的驕子:香港浩大的地鐵工程建設,其中的木板工程全部承包給了嚴鋒,僅這一項工程,就整整做了三年;香港政府修建橋梁,其木板工程也找上了嚴鋒;香港最大,全橋跨度達三公里長的立交橋木板工程也是嚴鋒的杰作;許多跨國建筑集團如英國的金門、TKL、K三家著名的建筑公司,歐洲的禮頓建筑公司等都把嚴鋒當成了他們最忠實的合作伙伴;1983年,嚴鋒又挾資回到大陸,東拚西殺,南征北戰(zhàn),著力開拓國內市場;1996年,近花甲之年嚴鋒不計前嫌,毅然投資故鄉(xiāng)惠州,回報桑梓......
德行鑄豐碑
“不管你人聰明不聰明,只要為人好,能吃苦耐勞,那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能辦好;為人要誠實,不要騙人,則到處都是朋友,人家就不會排擠你,你就有機會,這是我的人生經驗。”嚴董感概萬千地說。
嚴鋒第一次承包工程時需要五千元錢,手中僅有一千元錢,怎么辦?他堂叔深知嚴鋒的為人,得知些情況后,立即給了他四千元湊足五千元,并對他說:“只要是你需要錢,借多借少都可以,如果換了別人,我是一分錢也不會借的。”嚴鋒知道,他堂叔家也并不寬裕,但他們相信嚴鋒。
“如果我要是昧著良心做事,那到現在應該成了大富翁。”嚴董微笑著說。
是的。嚴董是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無論是其聲望和地位還是其工程的知名度,在其行業(yè)中屈指可數。然而,嚴董的自身資產卻并不多。因為他賠本的工程也照做不誤。1983年香港大步建火車站,嚴峰負責道路及下水道工程的施工建設,這兩項工程本來就是屬于公益性事業(yè),投標時價格壓得很低,加之施工量大,天天下雨,因此這一項工程做下來,嚴鋒盡虧了幾百萬元。再有一項別墅工程,當時簽訂合同時,建材便宜,如水泥每包5元,沙石十幾元一噸。然而施工時,建材猛漲,數倍于簽訂合同時的價格,如水泥每包漲到25元,沙石每噸漲到30多元。工程完工后也盡虧數十萬。一般的公司遇到這樣的事情,總是千方百計地推卸責任,有的甚至會撤資一走了之,反正虧本的生意不會做。嚴鋒則不然,既然訂了合同,就等于是給了承諾,男子漢一諾千金,哪怕前面是刀山,也要上;是火海,也要下。為此,他不僅賠盡了全部家當,還從銀行借了上百萬,把工程按合同做好做完美。為了一個誠信,為了一個承諾,為了對得起自已的良心,嚴董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價啊!然而,也正是因為也的誠信,他的一諾千金以及他那高尚的品德,才有了舉世矚目的杰作:香港地鐵工程;香港最大的立交橋工程,香港機場三號干線工程;深圳羅湖香格里拉旋轉餐廳頂工程;惠州恒展大廈......。
歷盡坎坷創(chuàng)偉業(yè),誠心德行鑄豐碑。嚴董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他憑著一股頑強的斗志,憑良心做事,憑良心做人,以誠心取信于人,用德行信服于人。他所做的一項項工程,就是一座座有形的豐碑,見證了他的風雨人生路。工程是有形的,他的人格魅力,他的誠信與品德卻是無形的,然而,正是這無形的東西有著無窮力量,有著強大的凝聚力,他能夠左右人們的一切,同時,在他的公司能夠射到的廣大領域以及他所到之處樹起了一座座無形的豐碑。(注:本文發(fā)表于2003年)